乐凯女职工温馨驿站-澳门威斯尼斯人来k8凯发就送28

 
 

乡 愁

 
2017-07-31      来源:片基事业部 吴永平
 
    我的家乡在一个叫做“滦平”的小山城,隶属于河北省承德市,因为被追溯为“普通话采集地”和“万里长城,金山独秀”的金山岭长城而小有名气,当然对于家乡人而言,即使没有任何名气,她依然是家乡。小城依山而建,山上苍松翠柏,一条小河穿城而过,虽然春、夏、秋三季风景如画,但是短暂得可怜,漫长的冬季,不但没什么风景,而且风大雪多、寒冷干燥,令人沮丧。被寒风吹得皴了脸和因为雪弄湿鞋而冻伤脚,成为我对家乡“噩梦”般的记忆;记忆里还有小城里到处是山,层层叠叠,爬过一座又有一座,永远看不到尽头; 这些“噩梦”般的记忆曾经是我拼命想逃离她的理由。
   上中学的时候就喜欢余光中的诗 《乡愁》 “小时候,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,我在这头,母亲在那头;长大后,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,我在这头,新娘在那头;后来啊,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,我在外头 ,母亲在里头;而现在,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,我在这头,大陆在那头” 那时年少的我虽然感动于诗的情境,却并不能体会作者的心情,在我眼里,那些耄耋之年的老人不远千里万里落叶归根的行为,总是让人不能理解的,“好男儿志在四方”、“四海为家”才应该是人生的追求!
    从十九岁到天津上大学,二十三岁到保定工作,至今离开家乡已有二十二个年头了。这些年在保定这个城市里忙忙碌碌地生活、工作,一年只回家乡探望父母一到两次,加起来待上七八天,来也匆匆去也匆匆,渐渐的对于家乡而言我成了地道的“客人”。年轻的时候觉得这很正常,反正什么时候想回去就回去好了,所以家乡在我心里轻飘飘的,仿佛一个大大的美丽多彩的泡泡,永远停在那里,等待我走近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家乡变得越来越沉重,像山一样压在我的心头,一草一木都近在咫尺,想触摸她的时候,又远在天涯。于是逐渐体会到了“乡愁”的滋味。
    “乡愁”是春天来的时候,惦念着家乡山上的杏花是不是开了,远远的就看到了漫山遍野雪一样的花海,闻到了甜丝丝杏花的香味;“乡愁”是夏天来的时候,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,吹着凉凉的夜风,家人聊着天,妈妈摇着大蒲扇赶走蚊虫;“乡愁”是秋天来的时候,满山遍野跑着去摘酸枣,和伙伴们去果园偷苹果和梨子,咬一口甜到心尖儿上,坐着拉玉米棒子的牛车,啃着甜甜的玉米杆,一路走啊走;“乡愁”是冬季来的时候,打电话问妈妈,是不是又下雪了,妈说是,我说:那我爸和你千万别出门了,省的出门滑倒… 嘴上说着,心里却想念家门前那条铺满白雪的小路,踩上去一定“咯吱吱、咯吱吱”的响。
    也许我是幸运的,因为离家不过四百多公里的距离,开车四五个小时就到了。然而这短短四百公里的距离,让我缺席了她四季的变化,缺席了她翻天覆地的变迁,更缺席了她很多很多重要的时刻,这不能不成为一种遗憾,留在心里让人无法释怀。
    如果非要给家乡下一个定义,那么我认为:家乡就是只能自己吐槽她,却不允许其它人对她有任何微词的地方;家乡就是一草一木、一山一水深深印在脑海里,刻在心田上,永远忘不了的地方;家乡就是无论在异乡生活了多少年,过得多么幸福多么风光,依然心心念念想回去的地方;家乡就是神一样的存在,是我们愿意生死相依的地方……
    偶然间,看到一首诗“万木已清霜,江边村事忙,故溪黄稻熟,一夜梦中香”,于是又惦念起那漫山遍野的杏花了,仿佛闻到了甜丝丝的香味儿……